苏生:坚守信念,热爱民盟
苏生老先生1948年在香港达德学院入盟,曾在家乡象州参加了中共地下党活动。人生一路走来坎坎坷坷,却始终坚信共产党、坚定不移跟党走。
16年前,在一次文化支部座谈会上,他曾发言说:“1957年‘反右’时期,划我为‘右派分子’,挨整挨关。1984年我得到了平反。尽管如此遭难,我依然热爱民盟,我至今为我是个盟员而感到自豪。”苏老正是坚守了这一心中的信念,除毎年按时交盟费,还自觉参加民盟支部的活动和会议,并积极发言,关心社情民意。如2004年1月11日支部会上,苏老就市政建设提到“城市建设应保持城市文化特点和历史特色”;同年3月13日的支部生活会上,苏老关注教育工作,认为,现在学校只教书,不注重教做人,难呵!要从源头抓道德教育。更难能可贵的是,苏老离休后即开始著述《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学说的特色与知识分子的命运》(全书8万字左右)。
如今,苏老91岁了,先后几次住院,几次康复。支部也曾多次探望。因苏老年事已高且多次住院,交盟费一事支部都认可不用交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2015年8月下旬,老先生出院不久即嘱咐女儿帮交盟费。9月初,其女儿亲自来到盟市委,代交了200元盟费。事后没几天,支部同志登门拜访了苏老先生,当夸赞苏老热爱组织、关心盟务、不忘盟员的权利和义务、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时,老先生乐呵呵地笑了:“盟费应该交的!应该的!谢谢组织来看望我。”
这就是老盟员老知识分子苏生这一辈人对盟组织的情怀写照!他传递着民盟一贯的优良传统。
杨诚远:不事张扬,乐于奉献
杨诚远老先生1926年生于柳州,是文化支部唯一一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曾荣获一面印着一枚军功勋章,另一面印着朝鲜文、盖有朝鲜人民军总部大印并用中文题写“三十九军政治部杨诚远”的荣誉证书。为人低调是杨诚远的做人原则。这段抗美援朝军旅生涯是杨诚远老先生人生的一大荣耀,然而杨老数十年从未在他人面前提及。直到2000年10月,文化支部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暨合格盟员标准讨论交流会上,杨老回忆起他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艰苦卓绝的战斗片段,大家才知晓这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的传奇人生经历。
1980年代初入盟的杨诚远,积极参加支部各种活动,组织观念特别强。他晚年患上轻微老年痴呆症,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从不缺席支部生活会,他常常由老伴陪着到会场,然后让老伴在会议室外等待。
杨诚远曾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柳州分校国画教师。年青时代曾师从马万里、阳太阳、骆宾基等美术大师。学业有成后,自己的画作在柳州颇有影响。退休后的几年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2003年5月,年近80的杨老想到传承和弘扬中国国画艺术,他无偿捐赠了珍藏多年的巨幅作品《杜鹃墨竹》(与马万里合作,邓俊群题词)、《松树•凌霄图》(与马万里合作)给柳州博物馆永久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支部毎年都会登门看望杨老。毎次去看望时,杨老的老伴都会主动提醒他别忘了交盟费。2014年5月13日,杨老走完了他88岁的人生之路。仅仅过了10来天,杨老的老伴从柳北胜利小区乘公交车赶到三中路市图书馆,代杨老向文化支部交了最后的200元盟费,并告诉支部说,这是杨诚远生前交待办的事:“多年来,盟组织经常看望我,杨青读大学也得到盟组织和市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要记得呵,一辈子记在心里。这两年,我有病不方便下楼了,你方便时帮我交去年和今年的盟费。”杨老先生病入膏肓还惦记着交盟费,不忘记履行盟员的义务,这岂止仅仅是个合格盟员啊!
朱光华:终身爱盟,无怨无悔
文化支部的新、老盟员,大都认识或听说过朱光华老先生。
朱光华早年毕业于广东中山大学,后从事文博、美术工艺设计。老先生数十年勤于笔耕,曾有30多万字的作品发表于国家和省、市报刊上,不少文章先后获奖,其书画作品有不少更是被几家展览馆收藏及海內外盟友和收藏家珍藏。1995年和2010年,光华老还先后两次举办了个人国画展。其间还出版了《神州画怪陈墨弟子画精选集》一书。书中,中国著名散文家秦牧、国际著名社会活动家陈香梅、著名画家阳太阳及一些著名评论家为画作题词、评讲。在支部生活会上,大家很少听到他这方面的言谈,戓许他因耳朵不灵便之原故吧。实际上,光华老先生对民盟组织、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多地流露于他平时的言语之中:
“我讲两句,支部今天的活动我感到很开心。为寿星祝寿,在11位寿星中,我是最年轻的,今年刚好70岁。在其他年轻盟员同志中,我又是最年长的。我愿每个寿星更长寿,愿其他盟员都健康!愿我们支部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我从旧社会走来,今天的生活美好多了,我画鹰表达了我的一种寓意,我寄望我们伟大的祖国在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后,大展宏图,再创辉煌!”
“上次我的个人画展承蒙盟市委出资赞助。非常感谢!”
“对不起,我因病几次住院,从2006年至今有4年的盟费欠交,这次一次性补交清。”
这些虽是朱光华老先生的只言片语,但却感染甚至感动了大家。2010年1月13日,朱光华老病体刚恢复过来就参加了盟市委举办的迎春茶话会,会上,他向支部一次性补交2006~2009年所欠交的盟费200元。2011年4月26日,他又向支部补交了两年的盟费100元。
2012年3月,那个阳光灿烂的春天,朱光华老先生因病故去了,他没有留下遗憾,他带着盟组织的关爱和温暖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