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炎热高温的农历小暑天气,文化支部组织了一次文化考察活动,即参观柳州工业博物馆和柳州军事博物园。
10多位支部盟员及盟市委秘书长崔春、宣传科科长孔汉生一同前往参观。刚步入大厅,迎面高10米、宽5米、厚3米、自重150吨、冲压能力达650吨的双动油压力机和大厅左右两壁反映柳州汽车、机械工业发展的巨幅浮雕深深吸引了大家:“哟!这个大家伙原来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制造、80年代柳州微型汽车厂从法国引进的!”、“没见过,真没见过!”、“原来,柳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车轮从这里开始了。”……一番惊叹,几多兴奋。大家继续漫步参观。展厅里,第一部分为《跋涉崛起的广西工业重镇》。眼前一件件遗存实物或大小模型,一幅幅照片解说及大量文献资料与数据,无不反映或诠释着柳州解放前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及近代工业的兴起。走入展厅第二部分,我们看到了1958年柳州市十大工业如柳州钢铁厂、柳州水泥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建筑机械厂等十家企业历史沿革的简单介绍及柳州纺织、冶金、轻工业、机电等行业生产的产品获得国家、广西第一的排行榜。在第三部分,给大家印象深刻的是,柳州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发展迎来火红的年代。工业立柳,强市富民,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等自主创新发展模式,迎来了柳州经济社会欣欣向荣、柳州率先成为全区工业强市,工业名城。
一路上,大家热议不断。86岁老盟员汤人稻说:“我第一次来参观,展厅规模大、内容非常丰富,把我们柳州工业发展的历程全面地反映出来了。以公交车来讲,柳州解放前只有几条线路通车,而且车辆落后,还是烧木炭的。现在公路网四通八达,公交线路有90多条,公交车也漂亮,还有‘空调车’。哎呀,柳州工业博物馆真是值得一看。”78岁老盟员杨成松也兴奋地说道:“听说来参观,我就有一种喜悦心情。看后有很多感想。第一,这个博物馆规模设计复杂,展品丰富。但参观路线清晰,不致让人迷失方向。第二,通过参观,我感觉柳州工业发展飞速,解放前与解放后对比,就是一个地一个天,今非昔比呵!第三,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后,我们柳州工业发展真正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想当年也就是20世纪60年代末,我身为柳州工艺美术厂工艺美术设计师,曾意外惊喜应柳州农械厂祝正培技术员邀请,为该厂与柳州机械厂联合试制的广西第一辆载货汽车设计牌名。我连夜查阅书刊资料,设计车牌名称,最终,我设定为‘柳江’牌。1970年,厂方采纳了我的方案,将原取名‘飞跃牌’改名‘柳江’牌。今天想起这件事,我既兴奋也有一种骄傲。我兴奋,是因为我当年做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我骄傲,是为柳州工业的今天与未来而骄傲。”杨老话音刚落,支部主委周毅说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柳州工业博物馆很有规模值得一看。我是柳州人,我为柳州自豪。我还有个想法,要找机会带我80多岁的老妈也来看一看。”我则说:“我己经第三次来参观了,从这里了解柳州,别有一种分享文化的韵味,慢慢看,细细品,你会看到柳州工业文化的力量,看到柳州工业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繁荣美景”耳畔感慨接连不断。
这次文化考察,我们还前往市沿江路柳州军博园进行了参观。
上一篇: 争创佳绩 为盟争光 || 下一篇:既是盟员,就为民盟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