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柳州市委关于建设城市备用水源的建议备受社会关注
2012年春节期间,发生在河池市境内的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给柳州的城市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柳州的城市供水是否安全成为广大市民热议的焦点。而民盟柳州市委早在几年前就在柳州市政协全会上呼吁建设城市备用水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更是引起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在今年召开的柳州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柳州晚报》、《南国今报》、柳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就建设城市备用水源,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问题,纷纷采访了民盟柳州市委副主委韦仲烈同志。
水是生命之源。民盟柳州市委关注城市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建设城市备用水源,积极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可以追溯到若干年之前。2004年4月底,四川一家大型化肥厂违规技改并试产,将氨氮含量超标几十倍的废水随江水排放,导致沱江流域严重污染长达一个半月,沿岸百万群众生活用水被迫中断;当年2月,由于二甲苯泄入鹿寨洛清江,使得沿途自来水厂全部关闭,大批鱼虾死亡;同年11月,柳州市一些生产单位排放的生产污水非离子氨浓度超过渔业水质标准,排入柳江鹧鸪江河段的污水造成13家网箱养鱼户近3万公斤网箱鱼死亡;2005年年初,柳州市某制药企业一燃油地下管道爆裂,致使漏油渗漏到市政排污沟,流到三中干渠进入柳江,造成柳江河面污染。面对这些水污染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民盟柳州市委在2005年2月召开的柳州市政协九届六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加强饮水资源管理 确保城市饮水安全》的大会发言,提交了《实施城市水源储备战略 积极应对水环境污染危机》的集体提案,开始关注城市饮水安全问题,首次提出建设城市第二水源,以水库供水替代河水供水的城市供水发展设想。2005年11月,松花江发生苯污染事故,导致哈尔滨市近400万市民断水4天;同年12月,广东省北江水域镉污染,造成当地10多万人饮水困难;2006年6月,贵州省北盘江发生水污染事故,下游广西红水河天峨段水质受到严重污染,造成城镇水源输水中断、15万人饮水困难。在我国一些城市频繁发生的水污染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稳定,沉重地敲响了中国水环境危机的警钟。为此,民盟柳州市委先后在2006年2月和2007年1月召开的柳州市政协九届七次会议和十届二次会议上,分别作了题为《加强预警应急机制 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和《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会发言,分别提交了《建立完善预警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和《关于建设城市备用水源的建议》的集体提案,提出建立我市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机制,积极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实施“第二水源”战略,保护城市地下水井,开辟落久水库、古偿河水库、龙怀水库、北弓水库等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地,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等建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民盟柳州市委连续多年就城市饮用水安全及城市第二水源地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这些意见、建议终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市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规划,将落久水利枢纽工程和鹿寨古偿河水库开辟作为柳州市城市备用水源地;市政府拔出专款,对我市现有的地下水井加以维护、保护;与此同时,有关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大了对柳江河段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制定了柳江河道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在重点排污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对其排污实施全天候监控,使柳江河的水质一直保持着国家III类饮用水水质标准。
针对这次龙江河镉污染事故,今年,民盟柳州市委又向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柳州市第二饮用水源工程的建议》集体提案,再一次提出加快建设城市第二饮用水水源工程的建议,加快实施古偿河备用水源项目,加快推进洋溪、落久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城市备用水源供水管网系统,改变靠主河道单一供水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为民呼吁,是柳州民盟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的职责所在。民盟柳州市委在今后的参政议政工作实践中,将继续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为发挥参政党地方组织的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民盟柳州市委提供的提案材料荣获自治区政协优秀提案奖 || 下一篇: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