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10年来,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2002-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提高到21810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提高到6977元;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下降,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37.7%下降到2011年的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46.2%下降到2011年的40.4%。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随着我国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10年和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10年来,生活的巨变为我国人民向着更高的小康水平迈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加完善
拥有13亿人口、近10亿劳动力,就业在中国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10年来,我国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就业水平,不断完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成功地解决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采取积极的措施,稳定了就业岗位。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大学生毕业半年以后的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2006-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000万人,其中2011年新增就业1221万人。
10年来,我国加快完善了各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2007年,国家颁布了《就业促进法》,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国大力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加强对企业职工的人文关怀,努力打破人力资源市场的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等问题,形成了更加平等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制度。
(三)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国民素质显著提高
10年来,我国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特别是在加强义务教育和农村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普遍减轻了农村1亿多中小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家庭贫困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还重点解决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2002-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5%提高到26.5%,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国民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正从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已经到来。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10年来,我国努力实现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均等化目标,其中,社会保障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
2006年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截至2011年底,我国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已经基本覆盖全部农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总覆盖面约为60%,试点参保人数达到3.26亿人。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形成。如果说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2600多年来种粮纳税的制度,那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则将结束中国数千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我国充分发挥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
10年来,我国重点解决了一批突出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安全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和改进了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妥善处理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等人民内部矛盾,加大对非法、违法、违纪社会组织的查处力度,打击邪教组织、黑社会、非法传销组织和社会敌对组织,保证了我国在快速发展中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我国还建立了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能力。在非典、南方冰冻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显示了我国较强的应急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六)城乡统筹成为发展新主题,城市化引领成长新阶段
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这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成长新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继工业化之后,城市化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发展的新主题,城市化的继续推进涉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社会体制的全面改革。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农村,我们现在要做并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极大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七)社会心态总体积极向上,公众对未来充满信心
10年来,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主法治、和谐正义、共同富裕等方面的价值建设,维护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的传统道德、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友爱的家庭美德,发挥道德规范和道德舆论在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欺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方面的作用,形成了鼓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乐于奉献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平稳并略有上升,公众对反腐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和改善社会风气的信心度有所增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2008年和2011年进行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城乡居民认为与5年前相比生活水平“略有上升”和“上升很多”的人占全部被访者的比重,分别为63.4%、69.4%和75.3%;认为5年后生活水平将会“略有上升”和“上升很多”的分别为53.9%、58.3%和67.6%。由此看来,城乡居民总体上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并持乐观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