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中国十年来经济成就 中国十年来建设成就 特别关注 柳州建设成就 图说柳州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十八大专题 > 中国十年来经济社会成就
十年: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长足进展
2012-11-05 21:29:00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年过去,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而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扩面的提速,我国将在今年实现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全覆盖。短短的十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可以说,这个十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百姓获益最多的时期。

 

我国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十年各项社会保险覆盖人数变化情况

我国社保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情况

2011年我国主要省市(区)人均养老金水平较上年明显增长

 

  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从国有企业扩展到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从单位职工扩展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从城镇扩展到农村,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空白,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今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2012年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作为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确保这两项重大惠民制度年底前在全国普遍实施,进而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和稳定发展,做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意味着全覆盖,不分城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基本保障意味着保障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十年来,我国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好蛋糕,解决百姓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2005年至2012年,我国连续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直接受益者超过500万人。2011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基本养老金达到1531元,是2002年的2.56倍。

  在医疗方面,我国逐步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2.37万亿元、1.79万亿元和2.86万亿元。

  今后我国还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建立与收入增长、物价水平提高等因素相联系的社保待遇逐步提高的正常调整机制,使保障水平持续、有序、合理地增长,让百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覆盖人群迅速扩大

  短短的十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而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扩面的提速,我国将在今年实现养老保险在制度上的全覆盖。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显著增加。相比十年前,每一项社会保险都扩大覆盖了几千万人到上亿人。特别是医疗保险,由于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从十六大之前的1亿多人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13多亿人,10年增长10多倍。

  此外,2011年,尚在试点中的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8.32亿人。近几年,我国还集中解决了一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安排509亿元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受惠群众达到800多万人。同时,将300多万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等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使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社保改革大事记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保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5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06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目标。

  2007年  我国开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一老一小”有了医疗保障。

  2009年  新农保试点启动,我国农民在60岁后首次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同年,各地区全部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

  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同年,实施了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社会保险关系首次实现了跨省区的顺畅转续。

  2011年  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填补了养老保险制度最后的空白。医疗、养老等五项社会参保人数显著增加。

  2012年  国家提出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到年底实现制度全覆盖的目标,标志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都建立起来。


 【数字十年】社保事业结硕果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韩秉志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道路。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确立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9800万人,年均增加1089万人。2011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达35914万人,比2002年的25159万人增加了43%。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

   积极的就业政策显著改善了我国的就业格局。在就业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就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1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34.8:29.5:35.7。其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2002年的21.4%上升到2011年的29.5%,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2002年的28.6%增加到2011年的35.7%

   随着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第三产业更是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表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达到2.5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根据分析,在这些外出务工者中,有8000多万人拥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社保基金规模不断壮大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社会保障事业加速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0年来,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2.40万亿元、1.81万亿元和2.90万亿元。2009年到2010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社会保险领域首次实施对困难企业缓缴5项社会保险费、降低除养老保险外的4项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养老、医疗、失业3项社会保险补贴力度的措施,直接为企业减负807.7亿元,为6000万职工稳定就业岗位。

   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1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覆盖人群迅速扩大,保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了改革的成果。

   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比2001年分别增加100.18%549.79%38.27%307.24%302.08% 

 

相关链接:

关闭窗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管理维护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2660369

版权所有:(C)20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